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农安县:种地交给“田保姆”,“托”起农民新希望
来源: 吉林日报      时间:2023-04-09 18:02:33


(资料图)

春耕时节,在农安县广袤的田野上,而今年与往年不同,农民虽然也来到田间,但他们并不是来耕种的,而是来看种地新技术的。因为,今年村民们把自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里的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了,实行集中连片耕种,大型农机具就有了大显身手的地方,该合作社从春种到秋收,为农民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并全部采用大型农业机械,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质量和速度,这让群众眼中充满了新希望。

春种期间,采取了规模经营模式,农安县黄鱼圈乡八里营子村前营子屯,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宗光介绍,他们合作社今年规模经营土地677公顷,151户农民实行了土地托管。现在种植的模式是采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模式。

“现在种地真是太省心了,孩子现在外面工作,我们老两口岁数大了,也不愿意种地了,干脆把地托管给合作社。我们啥心都不用操,种子、化肥都不用管,一点也不牵扯精力。”八里营子村村民张大姐说。

近年来,农安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国家产业导向,全面推进粮食产量达到百亿斤的提升规划,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深入研究谋划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农安县农业发展、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目前农安县有多个乡镇成立了合作社,为群众托管代耕提供全程服务。

农安县大胆探索出“规模经营+合作社+托管代耕”的农业生产模式,依托村股份合作社,将群众土地托管起来,集中经营,目前,农安县各合作社正在按照播种计划全面开展春耕工作,并逐步扩大规模,拉长链条,为群众代耕代种,代农药喷防和代收割,力争将更多群众的土地都托管起来,让群众安心务工,多渠道创收。

抓住政策红利,扩大托管“服务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这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了农民参与土地托管服务的信心。为持续深入推进“土地托管”,农安县抓住政策红利,积极组织部分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分批分次赴全省各地观摩学习,实地看、一线学、现场问,借鉴先进经验、探讨运营模式、共享发展思路。

最近,李宗光评上高级农技师职称的消息在长春市农安县成了新鲜事。“种地还能评职称?”不仅很多村民觉得不可思议,评上职称的“乡创客”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宗光在申报时也是半信半疑,没成想如今种地也有了“身份”。为了更好地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为扎根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此举在宁静的乡村荡起阵阵涟漪。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胜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