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鹿小竹(富书作者)
曾有这样一个话题冲上热搜:“29岁博士因社恐1月叫2次救护车”。
原来该博士来自农村,一路靠奖学金读到博士。
【资料图】
常年苦读使他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工作后面临作息改变和职场压力。
再加上他始终自我社交隔离,坚持低物质消费,谈恋爱因三观不合,被分手2次。
才有了这样一个冲上热搜的事件。
如今,不少人也给自己贴上了“社恐”标签。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只有约12%的人认为自己完全不“社恐”。
“我当众发言时会紧张出汗”
“我不喜欢交朋友”
“我不喜欢集体活动”
“对方主动取消了我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约会,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对一些自认有“社恐”的年轻人来说,类似的心理活动再熟悉不过。
在当代生活中被称为“社恐”的现象,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年轻群体。
对“社交恐惧症”,心理学家林恩·亨德森曾如此描述:
“ 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 ”
“社恐”能治吗?如何正确面对“社恐”?
懂得欣赏别人,为彼此搭桥,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全自己。
懂得改善自己,错了就改,不会就学,不卑不亢,有潇洒转身的魄力。
真诚:不随意攀比,
从心底认同他人,在细节处称赞他人
杨绛曾经写道:
“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语言,而是行动,能始终如一的,永远不是虚伪的热情,而是真诚的付出。”
真诚是个很有魅力的东西,哪怕不善言辞,不会说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关系,偶尔有些笨拙也可以。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一直坚持以“诚”为本,“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人们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真诚的赞美,则是最高级的认同。
真心实意地赞美,让人如沐春风;刻意为之的赞美,让人如鲠在喉。
我们始终要明白通往别人内心的捷径,只有真诚二字。
宽容:
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展现自己的友好
莎士比亚曾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人与人之间存在千差万别,我们也经常喜欢用三观不同来作为不愿意与人交往的理由。
但真正的三观不同,并不是两个人有多大的差异,而是不懂得尊重对方。
一个有修养的人,很少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因为他们明白这个世界的参差,更能理解人与人的不同。
经营一段关系的秘诀,不是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而是彼此接纳对方的世界,尊重对方的喜好。
接受别人的不同,宽容别人的特立独行,海纳百川,人生会别有一番风情。
松弛:
避免完美主义,别人其实没有那么关注你
苏东坡在贬谪黄州的第三年,一次行游途中遇雨,他写了这样的惊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是当时的境遇,“谁怕”是他从容松弛的状态,对于结果和他人的看法他不强求也不紧张,“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的境界。
你以为自己在舞台中央,你战战兢兢,思虑着每一个动作该如何摆,每一个声音该如何发。
某天,你终于鼓起勇气,抬头往台下望去:空无一人。
远处,路人低着头,行色匆匆。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不必用力攥紧手掌,放轻松,手掌摊开,才能拥有更多。
幽默:
不是所有的话都需要正式应答,
试着开个玩笑缓解尴尬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一些摩擦,有时甚至剑拔弩张,弄得不可收拾,而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可使双方摆脱窘困的境地。
据说,幽默大师萧伯纳一天在街上散步时,一辆自行车冲来,双方躲闪不及,都跌倒了。
萧伯纳笑着对骑车人说:“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点劲,那就可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青史了!”
幽默的语言,能够使双方化解尴尬;幽默的思维,能够为自己避开困境。
幽默是一种优秀的人格魅力。
大家都喜欢跟“幽默”的人做朋友,现在工作节奏这么快,谁不愿意乐呵呵地开始一天呢。
善良:
对待他人心怀善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何炅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送出去的每颗糖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其实地球是圆的,你做的好事终究会回到你身上。”
“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
善良就是一场有序的轮回,你所付出的善良和爱意,都会以另一种好运和惊喜回到你身边。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中写道: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一个人只要将善良根植于心底,流露于平常,生活定会欣欣向荣,越来越好。
倾听:
他人倾诉时,应当保持足够耐心
你有没有察觉过,自己身上有这样一种现象?
当他人完全不听我们怎么说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瞬间暴怒,或者特别的委屈?
是不是很想对方认可自己、听到自己在说什么呢?
如果说每一个人是一座孤岛,那么可以联结两座孤岛之间的关系,就是倾听。
当一个人身处负面情绪时,他需要一个情绪的发泄口,所以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安静地聆听和温暖的陪伴。
不要盲目给出建议,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都不同,所以对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
试着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角度,你会发现打给别人的那道光,也照亮了更温柔的自己。
积极:
不要害怕尝试,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说过:“一个正能量的人,他的磁场会带动万事万物变得有序和美好。”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觉得你不好,但你要自己认为自己足够好,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走自己喜欢的路,这辈子才不会过得太差。
每天给自己打一次气,提醒自己要热爱生活,告诉自己生活其实还有很多小确幸值得期待。
多鼓励自己,学会给自己加油,面对生活的纷纷扰扰,请多往好处想想,当你保持积极乐观时,你的人生也会明朗起来。
当一个人内心美好而有力量,靠近他的人,也会变得温暖上进。
练习:
想象自己所处的各种情景,刻意练习社交技巧
我们用三年学会说话,用三十年学会闭嘴。
社交是个技术活,需要刻意练习。
很多事情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能力也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社交,只是没有刻意练习而已。
当你真正花时间练习社交能力上,就一定可以在任何场合游刃有余。
我们怎么在恰当的场合里、和不同的人说合适的话?
我们怎么通过恰当地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些,都要我们通过各个场合、各种情景,对症下药,通过刻意练习,才能提高有效沟通的能力。
有效的沟通能力,也是“解锁”社交技能的必备钥匙。
成长:
社交遇到问题时不要沮丧,
复盘思考下次该怎么避免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究竟是过了365天,还是把一天过了365遍?
这是对无意义重复的一种质疑。
本杰明·富兰克林关于复盘有一套自己的做法,有非常著名的13条自我修炼戒律。
他用在一个小本上画表格、标小黑点的方式,一周一条戒律严格地审查自己,帮助自己培养优秀的人格。
学会复盘,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
当一个人走过一段路后,能及时停下,不仅可以关注过去,找到前行的方向,还能展望未来,谋取发展先机,寻得属于自己的一套成功秘笈。
三毛曾说过:给自己时间,不要焦虑,一步一步一日一日过,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用心去合作,不要放弃让自己成长。
不要把社交当“洪水猛兽”。有些事,你不会,真的没关系。
不要恐惧,慢慢来,一步一步改善。
有时候,一件事,一句话,一个举动,甚至一个微笑,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积少成多,量变引发质变。
时间久了,花会沿路盛开,你以后的路也是。
作者简介 : 鹿小竹,富书作者,不断输入输出的日子是什么体验,我想试试, 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2022年5月13日21时52分许,郑州交警二支队二大队大队长马大鹏、副大队长张志良带领民警在南三环与工人路交叉口开展酒驾查处行动时,查到一
5月18日,记者从郑州交管局获悉,近日,郑州交警在查处非机动车、电动车等交通违法时,通过依法依规处罚、现场学习交通法规,扫码下载朗读
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4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 6%,涨幅比上月扩大0 6个百分点;1-4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 8
5月18日,针对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减配事件,保时捷中国公布解决方案。保时捷中国方面表示,针对此前承诺过恢复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的客户
医护人员不用穿成大白,呆在凉爽的小屋里就能完成核酸采样;而市民也不用担心飞沫传染,就近来到小屋前就能迅速进行核酸检测。5月17日上午
X 关闭
X 关闭